夜雨敲窗梦不成,闲书独对一灯明
雨夜独思录
昨夜骤雨忽至,簌簌敲打窗棂的声音将我从浅眠中唤醒。起身点亮书案前的油灯,昏黄的光晕在雨雾氤氲的玻璃上晕开一圈光痕,恰应了那句"夜雨敲窗梦不成,闲书独对一灯明"的意境。
一、雨声如墨染思绪
檐角滴水渐成韵律,像谁在暗处拨弄古琴的徵弦。翻开枕边未读完的《陶庵梦忆》,纸页间竟簌簌落下几片压干的枫叶,想来是去岁深秋夹作书签的。忽然记起张岱笔下"林下漏月光,疏疏如残雪"的句子,此刻窗外虽无月,但雨丝织就的帘幕倒映着街灯,恍若流动的星河。
二、灯影摇曳见古今
玻璃窗上的水痕蜿蜒成陌生的地图,让我想起苏轼在黄州夜读时写"残灯无焰影幢幢,此夕闻君谪九江"。千年后的今夜,同样的灯火映照着不同的愁绪。案头日历显示今日谷雨,难怪这雨带着暮春特有的缠绵,将远处二十四小时便利店的霓虹都晕染成水墨色。
三、闲书翻作流年注
读到《西湖梦寻》里"雾凇沆砀,天与云与山与水,上下一白"时,恍惚听见童年祖母摇着蒲扇讲白蛇传的吴侬软语。那些被雨水浸泡的记忆突然鲜活起来——初中躲在被窝里打手电看金庸的武侠,大学期末考前通宵复习时窗外的朝霞,如今都化作书页间斑驳的茶渍。
灯火阑珊处的顿悟
当电子钟显示凌晨三点时,雨声渐歇。合上书卷才惊觉,所谓"闲书"从来不只是消遣,那些在寂静夜里与古人隔空对话的片刻,恰是浮生难得的清醒时分。或许明天该去买个青瓷烛台,再备些宣纸信笺,效法古人"晴窗细乳戏分茶"的雅趣。毕竟在这快节奏的都市里,能守护一方"一灯明"的天地,已是莫大的福分。
晨光微曦时,最后几滴雨水从晾衣架上坠落,在积水洼里激起细小的同心圆。昨夜灯下读过的句子,此刻都成了生活诗集的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