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秋雨古诗

秋雨古诗中的一日闲思

晨起听雨

清晨被淅沥的雨声唤醒,窗外梧桐叶上缀满晶莹的水珠,忽然想起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中“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”的句子。这秋雨古诗里的意境,此刻竟如此真切地铺展在眼前。披衣起身,推开半掩的窗,凉意裹着泥土清香扑面而来,远处山峦被雨雾晕染成水墨画般的灰青色。

午后品茗

午后雨势渐疏,取来白瓷茶盏冲泡龙井。茶叶在热水中舒展的姿态,让我想起杜牧《江南秋》中“秋雨梧桐叶落时”的寂寥。茶烟袅袅中,翻开发黄的《唐诗三百首》,王维《山居秋暝》的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”蓦然跃入眼帘。忽然发觉古人笔下的秋雨古诗,总带着某种穿越时空的共鸣——雨打芭蕉的清脆,阶前点滴的绵长,都是千年不变的秋日私语。

暮色书怀

黄昏时雨又密了起来,檐角织成透明的水帘。案头台灯将苏轼《西江月》里“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秋凉”的影子投在墙上。忽然想写点什么,却觉得任何文字都难以企及那些秋雨古诗的意境。或许正如李清照所言“守着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”,这雨声里的孤独与丰盈,本就是最动人的诗行。

夜读有感

入夜后重读陆游《秋雨初霁》,其中“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”虽写春景,却与今夜秋雨的心境奇妙相通。窗外雨滴敲打空调外机的声音,竟幻化成古人笔下的更漏。忽然明白为何历代文人总将秋雨写入诗行——这凉而不寒的触感,这缠绵不绝的韵律,本就是天地写给红尘的古老情书。合上诗集时,发现扉页夹着的银杏书签又镀上一层秋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