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古诗凉州词

《古诗凉州词》中的边塞豪情——我的西北日记

一、初读凉州词的震撼

第一次读到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,就被诗中"黄河远上白云间"的壮阔画面震撼。诗中"一片孤城万仞山"的苍凉,与"羌笛何须怨杨柳"的豁达,构成了独特的边塞美学。

"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
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"

二、亲临凉州的感悟

今年暑假,我终于踏上了前往甘肃武威的旅程。站在古老的城墙下,突然明白了诗中"孤城"的意境。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要塞,如今城墙斑驳,却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金戈铁马。

1. 玉门关的春风

驱车前往玉门关遗址,戈壁滩上炙热的阳光让人眩晕。导游说,这里一年中大风天数超过200天,难怪诗人会说"春风不度"。但当我看到残垣断壁间顽强生长的骆驼刺时,忽然懂得了生命的力量。

2. 博物馆里的羌笛

在武威市博物馆,我见到了唐代的羌笛实物。细细的竹管上雕刻着精美的纹路,想象着千年前,戍边将士就是吹奏着这样的乐器,寄托对家乡的思念。

三、现代凉州的新貌

如今的武威早已不是诗中的荒凉景象。傍晚时分,我漫步在新建的文化广场,看到老人们跳着广场舞,孩子们追逐嬉戏。远处祁连山的雪峰在夕阳下泛着金光,与城市灯火相映成趣。

回酒店的路上,经过一家名为"春风度"的咖啡馆,不禁会心一笑。诗人笔下"不度"的春风,如今不仅吹过了玉门关,更吹进了每个凉州人的心里。

四、日记结语

这趟旅程让我真正读懂了《凉州词》。它不仅是描写边塞风光的诗作,更展现了中华民族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坚韧。当我合上日记本时,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那悠远的羌笛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