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古诗春日

古诗春日里的闲适时光

晨光中的诗意

清晨推开窗,朱熹《春日》中"胜日寻芳泗水滨"的意境便扑面而来。院角的桃树不知何时已缀满粉苞,几只早莺在枝头跳跃,啼声清越得仿佛要震落花瓣。我捧着温热的龙井坐在藤椅上,任阳光透过新叶在笔记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
春日偶得

风揉柳线绣帘栊,
雨润苔痕上阶浓。
忽见邻童追蝶处,
纸鸢挂在海棠东。

市井里的春讯

午后去菜场时,发现摊主们都在竹筐边插着野花。卖豆腐的阿婆掀开纱布,雪白的豆腥味混着艾草香:"姑娘尝尝新做的青团?"这让我想起《春日》里"万紫千红总是春"的句子——原来春意不仅在山野,更在沾着面粉的指缝间,在称杆尾端晃悠的香菜捆里。

暮色中的沉思

傍晚整理书桌时,从《宋词选》中飘出片干枯的樱花。突然理解古人为何总在春日伤怀,当粉白的花瓣在墨迹间蜷曲成褐色的船,时间的流逝便有了具体形状。电脑旁的水仙却开得正盛,蒜头般的根茎泡在清水里,竟能绽放出如此清雅的花朵,这大概就是"等闲识得东风面"的现代注解。

后记:今日重读《春日》,发现最动人的不是"无边光景",而是"一时新"三字。春的神韵不在宏大叙事,而在旧苔痕里冒出的新草芽,在年复一年却永远新鲜的惊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