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高望远忆杜甫,秋日感怀写心扉
十月十五日 晴
清晨推开窗,凉风裹着桂香扑面而来。忽然想起杜甫《登高》中“风急天高猿啸哀”的句子,便决定效仿诗圣去城郊登山。
一、山径寻诗迹
踩着簌簌作响的银杏叶上山时,发现石阶缝里钻出几丛野菊,金黄花瓣上还凝着夜露。这让我想起老杜笔下“丛菊两开他日泪”的苍凉,而今人赏菊,倒多了几分闲适。半山腰有座六角亭,木柱上刻着“百年多病独登台”的楹联,墨迹已斑驳。
二、峰顶见天地
登顶时恰逢云开,整座城市在秋阳下像幅水墨画。长江如练,船只变作移动的墨点。突然懂得“无边落木萧萧下”不仅是写景,更是写时空的苍茫。摸出保温杯啜口热茶,蒸汽模糊了眼镜片,恍惚看见千年前那个抱病登高的清瘦身影。
三、归途得新悟
下山时采了片枫叶夹在笔记本里。现代人总说“压力山大”,可比起杜甫“艰难苦恨繁霜鬓”的境遇,我们这些烦恼何其渺小。手机突然弹出工作消息,我却不再焦躁——诗圣教会我在喧嚣中保持澄明。
后记:今晚重读《杜诗详注》,发现古人将生命感悟凝练成文字的力量,恰似秋阳穿透层云,照亮千年后的心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