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小松古诗杜荀鹤

冬日小松:杜荀鹤诗中的坚韧与希望

2023年12月15日 雪后初晴

清晨推窗,昨夜的一场大雪将校园染成素白。忽然想起晚唐诗人杜荀鹤那首《小松》:"自小刺头深草里,而今渐觉出蓬蒿。时人不识凌云木,直待凌云始道高。"这株被积雪覆盖的罗汉松,在图书馆墙角倔强地挺立着青翠的针叶,恰似诗中那个"刺头深草"却心怀凌云之志的小松。

一、诗中的生命意象

杜荀鹤笔下的小松,总让我联想到初中时那个总坐教室最后一排的转学生。记得他总在草稿本上画各种机械设计图,当时被同学笑称"刺头怪人"。十年后的同学会上,他已是航天研究院最年轻的项目组长。这株被积雪压弯却不肯折断的小松,枝干里流动的何尝不是同样的倔强?

二、冬日里的生命启示

松针上的冰凌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,让我想起诗人另一首《山中寡妇》中"任是深山更深处"的句子。杜荀鹤总能在困顿中看见希望,就像这株小松,虽不及古松虬劲,却在雪地里用新绿书写着生命的宣言。食堂阿姨扫雪时特意为它留出生长空间,这个细节突然让我泪目——原来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某些"凌云木"。

三、现代生活的松柏之志

傍晚路过琴房,听见有人反复练习《梅花三弄》。琴声里,我似乎看见杜荀鹤在皖南的山径上踽踽独行。这个科举落第二十三次才中进士的诗人,用"时人不识"的孤寂酿出了最醇厚的诗篇。就像此刻琴房里那个总被说"没有天赋"却坚持考级的学妹,她的手指在琴键上耕耘的样子,分明就是现代版的"刺头深草"。

暮色渐浓时,发现小松的阴影在雪地上拉得很长。这让我想起杜荀鹤《题弟侄书堂》中"少年辛苦终身事,莫向光阴惰寸功"的警句。掏出手机拍下这株雪中小松,设为壁纸。或许每个不甘平庸的灵魂,都需要这样一个"渐觉出蓬蒿"的见证者。
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