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早梅古诗

早梅古诗日记:凌寒独开的冬日遐思

2023年12月15日 小雪初晴

一、晨起遇早梅

清晨推窗,忽见院角那株老梅枝头竟缀着三五朵嫩黄——是早梅开了!这让我蓦然想起张谓《早梅》中"一树寒梅白玉条,迥临村路傍溪桥"的句子。薄雪覆在花瓣上,花蕊却倔强地探出头来,恰似"不知近水花先发,疑是经冬雪未销"的意境。

二、古诗里的生命哲思

捧着热茶坐在梅树下,翻出《全唐诗》重读齐己的《早梅》:"万木冻欲折,孤根暖独回。前村深雪里,昨夜一枝开。"这二十个字里藏着多少生命的韧性。梅枝在寒风中"冻欲折"的颤抖,与"暖独回"的生机形成奇妙对比,让我想起去年考研失利时,也是在这样的冬日重新振作。

三、现代生活的隐喻

朋友圈里都在抱怨加班严寒,我却对着梅花出神。这"凌寒独开"的早梅,多像那些在逆境中坚持的人:凌晨扫街的环卫工、急诊室值夜班的护士、凌晨赶首班地铁的实习生...他们不正是人间"早梅"吗?王安石说"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",这份孤独的勇气,或许才是冬天最珍贵的礼物。

四、与梅对话的午后

晌午雪霁,梅香愈发清冽。忽然明白陆游"闻道梅花坼晓风,雪堆遍满四山中"为何要"何方可化身千亿,一树梅花一放翁"。这早梅岂止是植物,分明是穿越千年的信使,带着古人风骨叩击现代人心扉。我用手机拍下梅姿,背景音是远处孩童背诗声:"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..."

五、夜读再品早梅

入夜重读李商隐《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》:"匝路亭亭艳,非时袅袅香。"这"非时"二字最妙。早梅的美,不正在于它的"不合时宜"吗?就像我们这个时代那些"过早"坚持理想的人。合上诗集,窗外梅影婆娑,恍惚听见八百年前的张问陶在吟唱:"清香传得天心在,未许寻常草木知。"

今日与早梅的邂逅,让我懂得:生命的绽放从来不必等待"恰当时机"。或许明天寒潮更甚,但我知道,那株老梅定会开出更多花朵——因为春天,永远属于敢于率先绽放的灵魂。
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