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塘江潮涌千年诗,夜泊江畔听涛声
十月十八日·农历八月廿三·晴
清晨五点,我便披衣起身,循着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中"乱花渐欲迷人眼"的意境,赶往钱塘江北岸的海宁盐官镇。秋日的晨雾像李觏《忆钱塘江》里"昔年乘醉举归帆"所描写的轻纱,笼罩着江面蜿蜒的堤岸。
一、潮来前的千年咏叹
站在明代鱼鳞石塘上,翻开的笔记本里夹着苏轼《八月十五日看潮》的复印件:"万人鼓噪慑吴侬,犹似浮江老阿童。"当地老渔民指着江心沙洲说,那便是潘阆《酒泉子》中"长忆观潮,满郭人争江上望"的观潮圣地。江水此刻平静如练,倒映着南宋陈德武《水龙吟》"东南第一名州"的牌坊。
【古诗摘录】
徐凝《观浙江涛》:"钱塘郭里看潮人,直至白头看不足。"
罗隐《钱塘江潮》:"怒声汹汹势悠悠,罗刹江边地欲浮。"
二、午时惊雷动地来
正午十二时零七分,远处传来李白《横江词》中"涛似连山喷雪来"的轰响。只见一条银线自江海交汇处奔涌而来,恰如刘禹锡《浪淘沙》"八月涛声吼地来"的壮观景象。潮头撞击丁字坝时激起的浪花,完美再现了范仲淹《和运使舍人观潮》"长风方破浪,一气自横秋"的磅礴气势。
三、暮色中的文化余韵
傍晚在观潮公园读到陆游《观潮》碑刻:"江平无风面如镜,日暮楼阁争参差。"渔火点点的江面上,几艘渔船正演绎着柳永《望海潮》"羌管弄晴,菱歌泛夜"的意境。归途经过乾隆御碑亭,月光下"吴越江山多胜概"的题诗,与王安石《忆江阴见及之作》"已无船船舫犹闻笛"的意境悄然重合。
枕着涛声入眠时,忽然懂得杨万里《浙江观潮》"海涌银为郭,江横玉系腰"的比喻之妙。这奔腾千年的诗潮,今夜又漫过了我的梦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