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望月古诗

望月古诗中的中秋夜思

一轮明月寄乡愁

今夜推开窗,恰逢中秋满月。银盘似的月亮悬在墨色天幕中,让我忽然想起李白的《静夜思》:"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"这流传千年的望月古诗,此刻竟如此真切地映照在我的窗前。

古诗与现实的交织

月光如水般倾泻在书桌上,我翻开那本泛黄的诗集。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写道:"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"古人望月时的怅惘,穿越时空与我此刻的心境重叠。窗外的桂花树随风轻摇,暗香浮动,更添几分诗意。

"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"张九龄的诗句突然浮现。想起远在他乡的挚友,此刻是否也在仰望这轮明月?我们曾约定每年中秋都要视频赏月,现代科技让"千里共婵娟"的意境有了新的诠释。

月下独酌的感悟

取来一壶清酒,独坐阳台。李白的《月下独酌》浮现脑海:"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"但今夜我并不觉得孤独,微信群里亲友们正在分享各自的望月照片。北京的古塔映月、杭州的西湖月影、广州的小蛮腰伴月......

古今望月的变与不变

古人望月写诗,我们望月拍照;古人鸿雁传书,我们视频通话。表达方式在变,但那份对明月的钟情、对团圆的期盼始终未变。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中"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"的乡愁,依然是游子们共同的心声。

夜渐深,月亮已西斜。合上诗集,我在日记本上写下:"2023年中秋,读望月古诗十首,观明月一轮,思亲友若干。古今同此月,诗意永流传。"或许千百年后,也会有人在我的文字里,找到属于他们的明月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