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日小记: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
一、晨起惊雪
清晨推窗,竟见天地皆白。昨夜悄然而至的雪,将枯枝败叶尽数掩去,只余满目琼瑶。岑参笔下「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」的景象,此刻真切地铺展在眼前。那些嶙峋的梧桐枝桠裹着银装,倒真似千万朵梨花骤然绽放,连寒风也裹挟着清冽的诗意。
记得儿时读此句,总疑惑春风如何与冬雪相融。如今方懂,诗人以春之生机写冬之寂寥,恰似给苍白的季节注入一抹温柔想象。
二、雪中行吟
踏雪出门,靴底碾碎冰晶的脆响惊起几只麻雀。远处几个孩童正堆着雪人,红围巾在素白世界里格外鲜艳。这场景让我想起柳宗元「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」的孤绝,却又因孩童的笑闹生出几分白居易「能饮一杯无」的暖意。
偶得小诗
玉尘昨夜叩柴扉,
老树新披白羽衣。
莫道严冬无颜色,
儿童笑处有春晖。
三、围炉夜思
入夜后雪又簌簌落下,炭火在铜盆里噼啪作响。翻着《全唐诗》,发现古人写冬总带着矛盾——既有杜甫「岁暮阴阳催短景」的苍凉,也有李白「燕山雪花大如席」的豪迈。忽然明白:冬的本质原是包容,它允许万物在寒冷中酝酿新生。
窗外的雪仍在飘,像无数未写完的诗行。或许明日晴好时,会看见积雪下已有草芽暗自生长,正如陆游所言「雪虐风饕愈凛然,花中气节最高坚」。
合上日记本时,指尖触到封面浮雕的梅枝。这冬夜虽长,但总有人守着炉火,等待千树梨花开成真正的春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