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龟虽寿》随想:老骥伏枥的春日札记
一、晨读偶得
清晨翻到曹操的《龟虽寿》,"神龟虽寿,犹有竟时"八个字突然撞进心里。窗外的梧桐新叶正滴着露水,那只总来阳台做客的斑鸠扑棱棱飞过,翅膀划破晨光的瞬间,我忽然理解了"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"的况味。
1.1 生命的刻度
父亲养了二十年的金钱龟在昨夜死去,坚硬甲壳终究没敌过时光。但书架上他手抄的《龟虽寿》字帖仍泛着墨香,那些力透纸背的撇捺里,分明跃动着"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"的脉搏。
二、午后的顿悟
社区活动中心传来老年合唱团的歌声,银发们正排练《滚滚长江东逝水》。领唱的张爷爷做过喉癌手术,沙哑的嗓音却唱出"盈缩之期,不但在天"的铿锵。树影在他皱纹里摇晃,恍若岁月长河泛起的粼光。
2.1 养怡之福
路过老年大学书法班,看见穿绛红唐装的李奶奶在宣纸上挥毫。她因帕金森颤抖的手腕,落笔竟有金石之气。"养怡之福,可得永年"的墨迹在阳光下舒展,案头玻璃缸里,小龟正驮着花瓣游弋。
三、暮色中的回响
晚霞将西天染成龟甲纹路时,收到导师发来的考古报告。七旬老人带着学生在戈壁发掘出汉代龟钮铜印,照片里苍老的手指轻抚印文"寿如金石",恰与《龟虽寿》形成跨越千年的对话。
日记尾声忽闻雨打芭蕉,想起曹操写此诗时也是这般天气吧?龟甲纹的雨痕在窗上蜿蜒,仿佛在说: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,而在是否如老骥般始终向着星辰。
(全文共计612字,以《龟虽寿》意象贯穿日常观察,通过三代人的生命片段诠释诗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