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
——记一次突破自我的晨跑日记
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晴
清晨5:30,闹钟尖锐的声音划破黑暗。当我挣扎着按掉闹钟时,李白那句"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"突然浮现在脑海。这句诗像一束光,驱散了被窝的诱惑。
启程:与惰性的拉锯战
套上跑鞋时,小腿肌肉还在抗议昨日的训练。寒风吹得窗户咯咯作响,我盯着手机天气预报显示的"体感温度-3℃",手指悬停在"跳过今日训练"的按钮上方。这时书桌上的《李太白全集》闯入视线,泛黄书页间仿佛传来跨越千年的鼓励。
途中:破浪前行的180分钟
跑到第二公里时,汗水已浸透速干衣。呼出的白气在路灯下化作银色轨迹,让我想起诗中"直挂云帆"的意象。配速从6分30秒提升到5分45秒的过程,就像逆水行舟,每加快一步都需要对抗刺骨寒风。
在途经跨江大桥时,东方泛起鱼肚白。江面货轮拉响汽笛,与我的脚步声形成奇妙共鸣。突然明白诗中"长风"不仅是顺风,更是考验——就像此刻拍打面颊的凛冽江风。
终点:沧海之上的曙光
完成半马距离时,朝阳正跃出江面。运动手表显示21.35公里,刷新个人最好成绩。瘫坐在堤岸长椅上,看金光在浪尖跳跃,突然哽咽——这不正是"济沧海"的具象呈现吗?
后记:诗与奔跑的双重启示
这次晨跑让我真正读懂:所谓"会有时",不是被动等待,而是在每个想要放弃的瞬间选择坚持。归途经过社区图书馆,在落地窗倒影里,我看见一个挺直腰背的身影,那或许就是自己的"云帆"。
正如诗仙在《行路难》中描绘的壮阔图景,人生航道从无真正的绝境。当我们在至暗时刻仍能保持前进姿态,沧海彼岸的晨光终会照亮汗湿的衣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