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读《劝学》有感: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启示
2023年10月15日 晴
今晨翻开《颜鲁公集》,重读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《劝学》诗:"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"短短二十八字,如晨钟般叩击我的心扉。
一、诗中的时间哲学
诗中"三更灯火五更鸡"的意象让我震撼。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,三更相当于现代23点至凌晨1点,五更则是凌晨3点至5点。这意味着真正的学习者,往往在他人酣睡时仍挑灯苦读。我不禁想起自己总抱怨"没时间学习",却把无数碎片时间浪费在刷短视频上。
二、黑发与白首的辩证
"黑发不知勤学早"这句尤为刺痛。我今年二十有三,虽不算年少,但相比"白首"仍有大把光阴。颜真卿用头发颜色的变化,构建起生命长度的坐标系。忽然意识到,现在觉得"还早"的事情,转眼就会变成"来不及"。
对照自己:上周制定的读书计划只完成三分之一;说好每天练字半小时,却总有理由推脱。这不正是现代版的"白首方悔"吗?
三、书法家的劝学智慧
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,颜真卿的《劝学》与其书法作品同样力透纸背。他晚年遭逢安史之乱,仍坚持著述,这种精神更显诗作的重量。我特意临摹了诗中的"勤"字,其方正结构仿佛在告诫:学问需如楷书般一笔一画踏实积累。
四、我的晨读实验
受此启发,我决定实施"五更计划":
- 5:30起床,比往常提前1小时
- 晨读经典30分钟
- 用毛笔抄写当日学习重点
合上诗集时,晨光已漫过窗棂。突然明白,颜真卿劝的不只是读书,更是对生命的敬畏。那些我们以为"来日方长"的时光,其实正在指缝间飞速流逝。或许千年后的这个清晨,我与那位在烛光下挥毫的书法家,产生了某种跨越时空的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