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夜读古诗嫦娥有感:一轮明月寄相思

2023年10月15日 晴

今夜月色如洗,偶然翻到李商隐的《嫦娥》一诗:"云母屏风烛影深,长河渐落晓星沉。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"突然被那穿越千年的孤寂击中,忍不住提笔写下此刻思绪。

一、诗中的月光迷宫

记得初中第一次读这首诗时,只当是描写月宫仙子的神话故事。如今再读,才发现字字都是人间写照。"烛影深"三个字就勾勒出深夜独坐的画面,那摇曳的烛光何尝不是现代人手机屏幕的蓝光?我们何尝不是被各种"灵药"诱惑着,最终困在自己的"广寒宫"里。

特别触动我的是"碧海青天夜夜心"这句。嫦娥的悔恨化作永恒的月光,每晚准时造访人间。这让我想起异乡求学的表哥,视频时总说"这里的月亮没有老家亮"。

二、咖啡杯里的广寒宫

凌晨两点的自习室里,看着周围埋头苦读的同学,突然觉得我们像新时代的嫦娥。用咖啡因代替仙药,拿考研资料当玉兔,在知识的宇宙里孤独漫游。图书馆的玻璃窗映着月光,竟与云母屏风有几分神似。

最讽刺的是,明明身处人群,孤独感却比独处时更浓。微信里有五百好友,能说心事的不过二三。这大概就是古诗嫦娥给我的启示:选择必然伴随代价,重要的是学会与自己的选择和解。

三、月光下的顿悟

合上诗集走到阳台,发现今晚的月亮特别圆。邻居家传来孩子的笑声,楼下夜市飘来烤红薯的香气。忽然明白诗人没说破的道理:嫦娥的故事之所以动人,正因我们都在某个时刻做过自己的"嫦娥"。

但人间终究不是冰冷的月宫,我们还有热腾腾的烟火气可以拥抱。那些深夜的孤独,或许只是生命必要的留白。就像诗里将落未落的晓星,黑暗与光明交替时的珍贵过渡。

(全文共计628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