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古诗蜂伴我春日行

三月廿七 晴

清晨推开窗棂时,一只金褐相间的古诗蜂正悬停在院角的蒲公英上。这已是本周第三次遇见它了,翅膀振动的频率与砚台边那本《唐人绝句》的页脚同样令人心安。

与蜂共读

午后携《李义山诗集》坐在紫藤架下,那只古诗蜂竟循着书页墨香而来。它停驻在"春蚕到死丝方尽"那句时,薄翼在宣纸投下细密的阴影,仿佛正在用身体丈量诗句的平仄。我突然意识到,这小小生灵或许比我们更懂何为"采得百花成蜜后"的坚持。

蜂影诗心

黄昏整理书案时,发现古诗蜂在《蜂》那页留下了淡金色的足迹。罗隐笔下"不论平地与山尖"的句子旁,几点花粉构成天然的朱砂批注。这让我想起昨日它盘旋在砚池边的模样——原来不是在寻找花蜜,而是在采撷文字里的芬芳。

金翅轻裁唐韵长,
巡檐独爱旧芸香。
不知身是诗中客,
犹带梨云入墨行。

夜窗偶得

今夜台灯下重读杜诗,玻璃窗上忽然映出古诗蜂的剪影。它沿着"穿花蛱蝶深深见"的句线来回爬行,腹部绒毛沾着未干的墨渍。或许在这个电子时代,只有这些固执的小生灵还在守护着文字与自然最初的通感。

合上日记本时,月光正将窗格拓印在封面上。那些交错的阴影里,我分明看见古诗蜂用翅尖写下的启示:所谓永恒,不过是某个瞬间被反复酿造的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