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《望庐山瀑布》古诗

《望庐山瀑布》古诗游记:日照香炉生紫烟的震撼

一、初遇庐山

清晨五点半,我踩着露水未干的山路向五老峰进发。背包里装着李白的诗集,泛黄的纸页间《望庐山瀑布》那页被折了角。"日照香炉生紫烟"——此刻朝阳正将香炉峰镀上金边,岩壁间蒸腾的雾气确实泛着梦幻的紫,宛如仙人炼丹的炉火。

山道见闻

转过鹰嘴岩时,几个挑山工扛着矿泉水箱健步如飞。他们古铜色的脊梁让我想起诗中"飞流直下三千尺"的力道。卖葛根粉的老妪说,李白当年就是在三叠泉边的观瀑亭写下这首诗,那里至今留着明代石刻的"银河垂练"四字。

二、瀑布真容

当轰隆水声震得耳膜发胀时,三叠泉终于揭开面纱。215米高的瀑布并非笔直坠落,而是在三级花岗岩阶台上折转飞溅,阳光穿过水雾折射出七彩虹霓。我忽然明白"疑是银河落九天"的妙处——那飞珠溅玉的银白,确像撕碎的星河倾泻而下。

驻足两小时,看水雾如何将峭壁上的杜鹃花染成水晶质地
听轰鸣如何与山雀啼叫交织成交响诗
恍惚看见青莲居士正捋须吟哦
他的诗句已在这山水间回荡了千年

三、文化回响

下山时在博物馆见到明代画家谢时臣的《庐山瀑布图》,绢本上那道银练竟与实景分毫不差。导游说历代有327位诗人写过庐山瀑布,但只有李白的诗能让每个游客脱口而出。傍晚在牯岭街的旧书店,发现1946年版《庐山志》里记载着个有趣说法:香炉峰的紫烟其实是某种苔藓孢子反光所致。

夜宿感怀

客栈的雕花木窗正对瀑布方向,枕着永不停歇的水声入眠。梦中那抹流动的银白化作诗行,在月光下熠熠生辉。突然惊醒记起诗中未写的细节:瀑布底潭水竟带着淡淡的硫磺味,想来是地热所致。这发现让我窃喜,仿佛触摸到了李白未曾捕捉的庐山秘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