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七绝古诗

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——春日归乡日记

一、归途所见

清晨踏上归乡的列车,窗外掠过的风景渐渐由钢筋水泥变为葱茏田野。正如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中所写"春风又绿江南岸",三月的江南已披上嫩绿的新装。稻田里新插的秧苗排成整齐的队列,远处白墙黑瓦的村落点缀其间,宛如一幅水墨丹青。

记得离乡那年,村口的梧桐还是幼苗,如今已亭亭如盖。老宅门前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发亮,墙角那株山茶花依然年年绽放,只是比记忆中更加高大茂盛。

二、故园新貌

午后漫步在儿时玩耍的河堤,发现这里已建成了生态公园。杨柳依依的岸边,新增了木质栈道和观景台。几位老人正在凉亭里下棋,孩童们追逐着五彩的风筝。忽然想起诗句"明月何时照我还",此刻虽非月夜,但这份熟悉的乡情,不正是游子心中永恒的明月吗?

老街的变化

  • 青石板路改成了仿古地砖
  • 老茶馆变成了文创书店
  • 供销社旧址建起了乡村博物馆

三、月下沉思

入夜后,独自坐在院中的桂花树下。皎洁的月光透过枝叶,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。邻居家飘来饭菜的香气,夹杂着电视机里的欢声笑语。忽然明白,诗人期盼的"明月照我还",不仅是地理上的归乡,更是心灵找到归宿的象征。

离乡十载,故乡已成他乡;归来三日,他乡复为故乡。这大概就是"近乡情更怯"的真意吧。

夜深人静时,取出珍藏多年的日记本,墨香犹在,纸页已泛黄。翻到离乡那天的记录:"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。"如今终于懂得,所有的远行都是为了更好的归来。合上日记,月光正好洒在案头,仿佛在回应千年前诗人的叩问。
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