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静夜思中忆流年:一篇月光下的日记》
一、床前明月光
深夜推开窗时,李白那句"床前明月光"突然撞进脑海。银白的月色泼洒在书桌上,像打翻了一盏液态的灯。我忽然想起儿时在乡下外婆家,也是这样的月光穿透方格窗棂,把青砖地面照成棋盘,而我总爱光着脚在上面跳房子。
「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」
老杜的诗句与李白的月光
在记忆里缠成银丝线
织就半幅未完成的锦缎
二、疑是地上霜
空调冷气让玻璃窗凝出水珠,月光折射后确实像层薄霜。这让我记起大学时和室友在冬至夜煮火锅,雾气蒙住窗户,阿琳用手指画下歪扭的月亮。如今她嫁到南方,朋友圈最近的照片里,木棉树下推着婴儿车的背影,被阳光拉得很长很长。
记忆的棱镜
月光有种神奇的魔力,能将平凡时刻镀上永恒的色彩。去年深秋在医院陪护,凌晨三点看见月光漫过走廊的长椅,那时母亲刚做完手术睡着,监护仪的绿光与月光交融,竟让我想起童年她为我掖被角时,睡衣上同样的青白色。
2023年6月15日 星期四
今夜整理旧物,发现高中毕业纪念册里夹着半片枯枫叶。当年小舟在操场边捡来送我时,叶脉里还流动着夕照,如今轻轻一碰就碎成齑粉。突然明白"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望相似"的况味。
三、举头望明月
阳台上晾晒的床单被夜风掀起,像面摇晃的旗帜。对面楼宇只剩零星灯火,某个未眠人或许正与我共赏这轮明月。忽然想起张若虚在《春江花月夜》里写的"谁家今夜扁舟子?何处相思明月楼",千年前的月光依然照着今人的悲欢。
永恒的见证者
从甲骨文的"夕"字到宇航员的月球车,人类始终在月光下书写故事。祖父留下的钢笔日记里,记载着1968年他在戈壁滩用月光读《赤脚医生手册》;而此刻我在电子屏上记录这些文字时,窗外月光正安静地漫过键盘。
合上日记本前,发现扉页抄着苏轼的句子:"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"。突然觉得,我们所有的悲欢离合,不过是月光长河里闪烁的碎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