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碧玉妆成一树高》春日观柳日记
三月二十日 晴
清晨推开窗棂,忽见河畔那株垂柳已披上新装,蓦然想起贺知章那句"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"。这千古绝唱像一把钥匙,倏然打开了我尘封的观察之眼。
一、初遇碧玉
晨光中的柳枝泛着翡翠般的光泽,嫩叶尚未完全舒展,蜷曲如豆蔻少女的睫毛。微风过处,千万条金线在空中织就流动的锦缎——原来古人称柳丝为"绿丝绦"竟是这般贴切。树冠顶端的新枝尤其鲜亮,当真配得上"碧玉妆成"的比喻,那些向上生长的枝条,确实带着"一树高"的昂扬意气。
二、细叶裁出
午后特意带着放大镜观察,"不知细叶谁裁出"的疑问顿时有了答案。每片柳叶边缘都缀着细密的锯齿,阳光穿透薄如蝉翼的叶脉,在地面投下精巧的蕾丝阴影。突然领悟到"二月春风似剪刀"的妙处——这哪里是夸张?春风分明用无形的刻刀,将每片叶子都雕琢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。
三、柳荫沉思
黄昏时在柳树下小坐,飘落的柳絮沾满衣襟。忽然懂得古人为何总在咏柳诗中寄托离愁,"柳"与"留"的谐音里,藏着多少欲说还休的挽留。但此刻的柳树只让我感到生生不息的欢喜,嫩枝在暮色中依然努力向着天空伸展,仿佛要触摸那轮初升的月亮。
后记
归家后重读《咏柳》全诗,发现平日熟视无睹的柳树竟藏着如许诗意。原来不是生活中缺少美,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这株河畔垂柳,用它翡翠般的枝条,在我心上也裁出了新的春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