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峨眉山月歌》伴我夜行记
——一首诗与一场月夜的对话
昨夜独坐窗前,偶然翻到李白的《峨眉山月歌》:“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夜发清溪向三峡,思君不见下渝州。”短短四句,却让我心驰神往,决定效仿诗仙,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夜行。
半轮秋月的召唤
推开家门时,恰好见一弯新月悬在楼宇之间,恍若李白笔下“半轮秋”的复刻。晚风带着初秋的凉意,路灯与月光交织成银灰色的绸缎,铺展在空荡的街道上。我不禁轻声吟诵起诗句,脚步竟与“影入平羌江水流”的韵律莫名契合。
“原来这就是诗中所写的‘影随心动’啊!”我望着自己的影子被拉长又缩短,仿佛看见千年前那位白衣诗人衣袂翻飞的模样。
城市中的山水行
虽然没有平羌江与三峡,但护城河的波光粼粼倒映着霓虹,竟也有几分“江水流”的意境。路过24小时书店时,玻璃窗映出我和月亮的叠影,恰似李白在清溪畔的顾影自怜。耳机里循环播放的《广陵散》古琴曲,更添几分穿越时空的恍惚。
不见君兮心徘徊
走到跨河大桥中央,突然读懂最后两句的怅惘。远处写字楼里零星的灯光,像极了诗中“思君不见”的留白。我拍下月光下的城市发给远方挚友,附上那句“下渝州”,没想到对方秒回:“你也在读《峨眉山月歌》?”——原来我们隔着山海共赏同一轮月。
- 这场临时起意的夜行教会我:
- 古诗不是课本里的标本,而是可以呼吸的当下
- 月光永远是最温柔的时空穿梭机
- 思念会让平行时空产生量子纠缠
归家已是凌晨,推窗见月西斜。突然发现书桌日历正翻在李白生辰那页,墨迹未干的日记本上,月光与诗行正在静静交融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