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明月几时有古诗

明月几时有古诗:中秋夜思

一轮明月寄相思

今夜推开窗,恰见苏轼笔下"明月几时有"的景致。银盘似的月亮悬在墨色天幕上,清辉洒满庭院,恍若给石板路镀了层水银。我忽然想起这首传唱千年的词作,字句间流淌的何止是文采,更是一个灵魂对宇宙人生的叩问。

古今明月共此情

千年前的中秋夜,东坡举杯问青天:"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"此刻我捧着温热的桂花茶,看月光在瓷杯里碎成星河。古今相隔的时空里,人类对明月的痴迷从未改变。那轮月亮见过李白捞月的身影,照过杜甫思念的泪光,如今又抚过我写满心事的日记本。

月下独白

书桌上的台灯与月光交织,我在空白页写下:"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..."忽然停笔失笑——这分明是东坡的句子。但转念又想,或许每个望月的人都会在某刻与古人共鸣。窗外的梧桐树影婆娑,仿佛在宣纸上晕开的墨迹,而月光就是最温柔的留白。

月是故乡明

记忆突然闪回儿时的院落。祖母摇着蒲扇讲嫦娥奔月,我总盯着月亮上的阴影找玉兔。如今高楼林立的城市里,要拨开多少霓虹才能看见这般清澈的月光?"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",东坡的词句此刻格外刺心。微信家族群里,母亲发来老家月亮的照片,像素模糊却暖过任何4K影像。

永恒的月光

子夜时分,云翳偶尔掠过月轮,像给明珠蒙上轻纱。忽然明白为何古人说"千里共婵娟"——这轮明月是永恒的诗笺,承载着张若虚的春江、李商隐的锦瑟、李清照的帘栊,此刻又收纳我的絮语。合上日记本时,月光正在封皮烫出蜿蜒的银河,而"明月几时有"的余韵,仍在夜风中轻轻摇晃。

后记:重读《水调歌头》至"但愿人长久"处,忽觉眼眶发热。原来最动人的不是月亮的阴晴圆缺,而是穿越千年依然鲜活的牵挂。今夜的月光,会同样落在故乡的屋檐上吗?
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