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

横看成岭侧成峰——记一次登山日记

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悟

清晨六点,我站在庐山脚下仰望这座云雾缭绕的名山。苏轼《题西林壁》中"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"的诗句突然浮现在脑海,这或许就是今天登山最好的注脚。

初识庐山真面目

沿着石阶缓步上行,晨雾中的山形随着脚步不断变幻。向东望去是连绵如波浪的山脊,转过一个弯道却见陡峭岩壁拔地而起。这让我想起诗中"横看"与"侧看"的差异——同一座山,视角不同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貌。

攀登中的多维体验

正午时分抵达半山亭,汗水浸透的衬衫贴在背上。回望来路,发现低处看到的幽深峡谷,此刻竟成了脚下一道金色的光带。而清晨觉得高不可攀的峰顶,现在已能看清岩石的纹理。这"远近高低"的层次变化,恰如人生境遇的起伏。

顶峰的全新认知

当最终站在海拔1474米的大月山巅,云海在脚下翻涌。此刻才真正明白:所谓"不识庐山真面目",并非景色不够清晰,而是我们总执着于某个固定视角。就像写作时若只坚持一种叙事角度,反而会错过更丰富的表达可能。

归途的思考

下山时夕阳将山峦染成琥珀色,我突然领悟到这首诗更深层的含义:生活中的困境也如这庐山,换个角度看待或许就能发现新的出路。日记本上记录的不仅是今日见闻,更是一次关于认知方式的生动课。

(总字数:512字)
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