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古诗词欣赏日记:在春日的诗行里邂逅李白与杜甫

古诗词欣赏日记:在春日的诗行里邂逅李白与杜甫

晨起读诗

清晨推窗,东风裹着海棠香扑面而来,案头《唐诗三百首》被风翻至李白《春思》一页:"燕草如碧丝,秦桑低绿枝。"忽然想起前日校园里初绽的樱花,古人笔下草木竟与千年后的春色如此相通。取青瓷杯沏明前龙井,看嫩芽在杯中舒展如杜诗"迟日江山丽"的具象化。

诗中的光影游戏

午后阳光斜照书房,重读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》。"黄四娘家花满蹊"的明快与"可爱深红爱浅红"的哲思,让人不禁揣测诗圣当时是否也眯着眼细辨花色。忽见窗外麻雀争啄落樱,恍若"留连戏蝶时时舞"的现代版——原来古诗词欣赏从来不是隔膜的事。

黄昏的诗意顿悟

暮色染紫天际时,带着《王维诗集》漫步河堤。柳絮沾衣的刹那,突然读懂"坐看苍苔色,欲上人衣来"的灵动。对岸高楼霓虹倒映水中,竟与"星汉淡无色,玉镜独空浮"形成奇妙互文。手机备忘录里匆匆记下:"古诗词欣赏的密钥,或许就藏在这种古今光影的叠印里。"

夜灯下的诗心

夜读时发现苏轼《春宵》里"歌管楼台声细细"与白日听到的孩童嬉闹声产生共鸣。突然明白所谓古诗词欣赏,不过是把千年前的月光装进今天的窗棂。临睡前在日记本上抄录李清照"昨夜雨疏风骤",墨迹未干时,窗外真的飘起了细雨——这大概就是严羽《沧浪诗话》里说的"诗者,妙悟之事也"。

后记:当我们在古诗词欣赏中寻找春的注脚时,那些平仄格律早已化作大地的呼吸。从李白的浪漫云霓到杜甫的沉郁顿挫,最终都成为照亮平凡生活的星火。或许明日该试试用七绝格式写日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