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
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——中秋夜思

2023年9月29日 晴

月满西楼

推开窗,月光便泼墨般倾泻进来。苏轼那句"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"突然在心头泛起,像桂花蜜般化开。记得去年此时,父亲还在阳台上摆弄他新买的望远镜,说要看清广寒宫里的玉兔,母亲笑着往他嘴里塞了半块五仁月饼。

银汉无声转玉盘

小区中庭的桂花树今年开得格外早,细碎的金黄落在石桌上,让我想起李清照"揉破黄金万点轻"的咏桂词。邻居家的小孩提着鲤鱼灯跑过,灯笼在夜风里转出圆润的弧线,恍若张九龄笔下"海上生明月"的微缩景观。

姑姑从老家寄来的自制月饼躺在青瓷盘里,油纸还带着灶火的气息。掰开酥皮时,枣泥馅拉出细长的金丝,突然记起白居易"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饴"的句子。原来千年过去,月光与甜味仍是中国人最温柔的羁绊。

今月曾经照古人

视频通话里,父亲的白发在手机屏幕中泛着蓝光。他举着望远镜给我看城郊的月亮,说比市区看到的要胖一圈。母亲突然插话,说冰箱里冻着我最爱吃的冰薄月饼,语气像杜甫写"露从今夜白"时那般小心翼翼。

千里共如何

阳台上晾着的衬衫被月光浸成浅蓝色,随风摆动如水中荇藻。微信家族群里陆续弹出各地亲人拍的月亮,大伯在高原拍的月色带着雪山的清冷,表姐在海边拍的月轮沾着浪花的咸涩。此刻忽然懂得,东坡居士写的"共婵娟"不仅是浪漫想象,更是每个中秋夜都在重演的文化密码。

咬开最后一瓣柚子时,月亮正好移过对面楼顶的太阳能板。甜中带苦的汁水漫过舌尖,像极了今夜百转千回的心绪。手机震动,收到父亲手写的苏轼词扫描件,墨迹在宣纸上微微晕开,恰如天心那轮满月周围的光晕。
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