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——清明日记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

四月五日的追思与感怀

清晨推开窗,果然应了杜牧那句"清明时节雨纷纷",绵绵细雨将整个世界笼罩在朦胧的水雾中。我撑着黑色长柄伞,独自走向城郊的公墓,伞面与雨滴碰撞的声响,像极了古人诗句里"路上行人欲断魂"的叹息。

青石板路上的记忆

墓园的台阶被雨水洗得发亮,我数着青石板上斑驳的苔痕,忽然想起祖母生前最爱吟诵的《清明》:"帝里重清明,人心自愁思"。她总说清明是生者与逝者对话的日子,如今她长眠的墓碑前,我摆上她最爱的白菊,雨滴在花瓣上滚动,宛如未落的泪珠。

"乌啼鹊噪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"——白居易的诗句突然浮现。远处传来隐约的啜泣声,几个身着素衣的身影正在新坟前焚烧纸钱,青烟混着雨雾升腾,将整个墓园笼罩在唐宋诗词描绘的意境里。

传统与现代的交织

归途经过社区广场,看见志愿者正在教孩子们用柳条编花环。这让我想起宋代吴惟信的诗句:"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"。现代人虽不再踏青插柳,但那份对春日的珍视依然延续。我在便利店买了青团,软糯的艾草香里,仿佛尝到了韦庄笔下"清明日宴梅道士房"的滋味。

雨停时分的顿悟

傍晚雨歇,西天泛起橘红色的晚霞。站在阳台上望着被洗净的城市,突然明白清明从来不只是哀悼,更是对生命的礼赞。就像黄庭坚写的"佳节清明桃李笑",死亡与新生在这个节气里完成轮回。我翻开日记本,在"清明"二字旁画了枝绽放的樱花。

夜风送来楼下孩童背诵《清明》的稚嫩声音:"清明时节雨纷纷..."这流传千年的诗句,此刻正穿越时空,将我们与古人连接在同个情感坐标系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