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江南逢李龟年古诗

《江南逢李龟年古诗》日记:一场跨越时空的重逢

一、偶遇诗中的江南

今日漫步苏州平江路,青石板巷里忽然飘来一阵琵琶声,恍惚间竟与杜甫笔下“岐王宅里寻常见,崔九堂前几度闻”的场景重叠。这让我想起中学时初读《江南逢李龟年古诗》的震撼——短短四句二十八言,却藏着盛唐转衰的万千气象。

原诗回响:

岐王宅里寻常见,
崔九堂前几度闻。
正是江南好风景,
落花时节又逢君。

二、诗眼里的双重重逢

坐在评弹馆的雕花木椅上,突然读懂杜甫的匠心。诗人表面写与乐圣李龟年的久别重逢,实则暗喻与盛世大唐的诀别。当年在岐王宅邸的繁华笙歌,化作如今江南落花中的相对无言,这种“以乐景写哀”的笔法,让千年后的我仍觉心头震颤。

三个时空的交汇:

  • 天宝年间:李龟年出入朱门绣户的鼎盛
  • 大历五年:两位白发故人江南邂逅的苍凉
  • 2023年深秋:我在苏州茶馆的顿悟时刻

三、落花时节的新思

窗外真的飘起桂花雨,恍若杜甫笔下的“落花时节”。突然惊觉这首诗最动人处,在于它超越具体历史语境的生命力。我们何尝不是总在某个“江南好风景”里,猝不及防地与过往的自己重逢?那些曾经以为永恒的灿烂时光,终会变成记忆里的“岐王宅里寻常见”。

【夜补记】翻出泛黄的《唐诗三百首》,发现书页间还夹着高中文艺汇演的节目单。当年饰演杜甫的同学早已失联,这或许就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“落花时节又逢君”吧。

四、诗韵的当代回响

回酒店路上经过网红汉服体验馆,少男少女们穿着唐制襦裙直播。这种对盛唐的想象性重建,与杜甫诗中真实的沧桑感形成奇妙互文。或许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《江南逢李龟年古诗》,在繁华与寂寥的辩证中,寻找安放记忆的容器。

(全文共计628字)
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