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时田园杂兴古诗》中的春日农耕日记
2023年3月15日 晴
晨起观耕
清晨推开木窗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。远处传来"布谷、布谷"的鸟鸣,让我想起范成大《四时田园杂兴古诗》中"昼出耘田夜绩麻"的场景。扛着锄头走向田间,露珠在麦苗上滚动,像撒了一地的水晶。
田间劳作
蹲下身拨弄着菜畦,指尖传来湿润的触感。邻家老伯正在给秧苗施肥,他古铜色的脸庞让我想起古诗里"村庄儿女各当家"的描写。突然一只青蛙从脚边跳过,惊起几只白鹭,这画面与"梅子金黄杏子肥"的意境何其相似。
忽忆范公诗句:
"童孙未解供耕织,
也傍桑阴学种瓜。"
看着孙子在田埂上学着大人的样子挖土,不禁莞尔。
午后小憩
坐在老槐树下啃着烙饼,树影斑驳间望见远处农舍炊烟袅袅。几只母鸡带着小鸡在草垛边觅食,这番景象与古诗中"鸡飞过篱犬吠窦"的闲适如出一辙。翻开泛黄的诗集,那些描写"麦花雪白菜花稀"的文字突然变得鲜活起来。
暮归记事
夕阳将云朵染成橘红色时,扛着满筐野菜往家走。路过池塘看见几个孩童在剥莲蓬,清脆的笑声惊起水面涟漪。这让我想起《四时田园杂兴古诗》里"小童疑是有村客,急向柴门去却关"的童趣。暮色中,家家户户亮起温暖的灯火,空气中飘来新米的香气。
今日方知,范成大的诗句不是写出来的,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。那些关于"桑柘影斜春社散"的描写,原来就藏在这锄头的起落间,在露珠的折射里,在每缕炊烟的轨迹中。现代人总向往诗和远方,却不知最动人的诗篇,正在这四时更替的田园里静静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