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游山西村古诗

《游山西村》古诗中的山重水复——一次难忘的乡村日记

一、缘起

清晨翻到陆游的《游山西村》,"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"的诗句突然击中了我。这让我想起上周六去青龙山村的经历,竟与八百年前的诗人产生了奇妙共鸣。

古诗摘录

莫笑农家腊酒浑,丰年留客足鸡豚。
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
二、山重水复的旅程

坐着颠簸的乡村巴士进山时,手机信号时断时续。导航突然失灵,车子在盘山公路转了近一小时,窗外尽是相似的竹林与茶田。正当焦虑时,司机师傅笑着指向云雾深处:"看!那就是青龙山村。"

1. 意外的风景

转过最后一个山坳,层层叠叠的梯田突然撞进视野。四月的水田像打碎的镜子,倒映着采茶女的斗笠。这场景让我瞬间理解了什么叫"柳暗花明"——科技时代的我们,依然会为自然的神奇布局惊叹。

三、诗意的延续

在村民老王家吃饭时,他端出自家酿的米酒:"别看浑浊,后劲足哩!"腊肉炒蕨菜的香气里,我突然明白陆游笔下"丰年留客"的温暖。现代农家乐虽然有了WiFi,但那份质朴的热情从未改变。

观察笔记:村口古樟树下,几个孩子正在用树枝画《游山西村》的意境图。最稚嫩的那幅里,歪歪扭扭的山路尽头,站着个火柴人,头顶写着"陆游"。

四、归途的思考

回程时特意走了古道。雨后青石板泛着光,每一步都像踩在历史的韵脚上。智能手机拍不下那种层次感——远山如黛,近水含烟,这才是真正的"山重水复"立体画卷。

这次经历让我重新审视古诗:它们不是标本,而是活着的密码。当我们在某个转角与诗人看到相似的风景,那些文字就会突然苏醒,完成穿越时空的击掌。
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