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寻隐者不遇》的午后遐思
2023年10月15日 晴
一、松下的等待
午后阳光斜斜地穿过窗棂,我捧着贾岛的《寻隐者不遇》,那句"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"突然让手中的茶盏变得沉重。这青瓷杯里荡漾的,仿佛不是龙井,而是千年前那缕未散的云雾。
1. 隐者的足迹
诗中那个被苔痕染绿的"隐"字,总让我想起去年在终南山遇见的采药人。他竹篓里的黄精还沾着露水,却笑着说:"你要找的人昨天刚下山。"那时我才懂得,所谓"不遇",或许本就是相遇的另一种形式——就像此刻书页间飘落的银杏叶,代替隐者完成了与我的对话。
二、童子的禅机
"只在此山中"的答案,多像现代人的微信定位。可当GPS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时,我们反而失去了"云深不知处"的浪漫。记得在五台山见过个小沙弥,他指着远峰说:"师父在云里下棋。"当时只觉得童言可爱,现在想来,那云雾缭绕处,或许真藏着黑白对弈的仙人。
"不遇方知遇之深,空山不见见愈真"——我在日记本上胡乱写下这两句,墨迹在宣纸上晕开,像化开的雪水渗进石缝。
2. 采药与采诗
隐者采的是治病救人的草药,诗人采的是疗愈心灵的句子。午后整理书架时,从《本草纲目》里掉出张便签,上面是去年抄录的"山中何所有,岭上多白云"。突然明白,我们每个人都在采撷着什么,只是有人装满药篓,有人装满诗囊。
三、云深的启示
黄昏时分的云霞最像那句"云深不知处"。站在阳台上看晚风推着云絮,忽然觉得人生诸多"不遇",未必是遗憾。就像去年没赶上的樱花,化作今年手账里的押花;就像始终没学会的古琴曲,却在反复练习中记住了梧桐影子的移动轨迹。
合上诗集时,月光已经爬上"隐者"那个铅字。童子说的对,师父确实在这座城里——在茶汤倒映的灯火中,在键盘敲出的星群里,在我们永远追寻却不必抵达的远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