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宿新市徐公店》古诗中的田园日记
一、篱落疏疏的清晨
晨光微熹时推开木窗,忽然想起杨万里《宿新市徐公店》中"篱落疏疏一径深"的意境。薄雾像轻纱般笼罩着菜畦,邻居家竹篱的间隙里,果然蜿蜒着一条被露水打湿的泥径。三两只芦花鸡正在啄食草籽,它们爪印拓在湿润的泥土上,恰似古诗里"树头新绿未成阴"的注脚——春日的生机总是这般悄然而至。
二、菜花田里的童趣
午后循着蜜蜂的嗡嗡声走向田野,金黄的油菜花海瞬间涌入眼帘。这让我恍然领悟"儿童急走追黄蝶,飞入菜花无处寻"的妙处。几个戴草帽的小学生正在田埂上奔跑,他们书包里漏出的彩色粉笔,在青石板上画出一道彩虹。忽然有白蝴蝶掠过,孩子们嬉笑着追逐时,那明黄色的校服渐渐与菜花融成一片,倒比原诗更多了几分鲜活。
三、柴扉边的暮色沉思
傍晚路过村口的老磨坊,木质门楣上"徐公店"三字已斑驳难辨。斜阳把榆树的影子拉得老长,恍惚看见八百年前那位借宿的诗人,正倚着柴扉数归鸦。如今电线杆上停着的却是麻雀,它们啄食的声音,与古诗里"惟有蜻蜓蛱蝶飞"的静谧形成奇妙的和弦。手机突然响起消息提示,现代文明的声响惊飞了鸟群,而那份"春光都在柳梢头"的诗意,却永远留在了泛黄的诗页间。
四、星空下的古今对话
入夜后特意没拉窗帘,让银河垂落枕畔。忽然懂得古人为何能写出"明月别枝惊鹊"的句子——没有霓虹干扰的夜色里,连露珠滴落的声音都清晰可闻。我在日记本上抄下整首《宿新市徐公店》,突然发现"小荷才露尖尖角"的下一句,竟与窗外池塘里新绽的睡莲完美重合。原来最动人的诗意,从来都在生活本身。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