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
——冬日雪景日记
清晨推窗时,猝不及防撞进一片银白。杜甫笔下「窗含西岭千秋雪」的意境突然有了具象——远处山峦裹着昨夜新雪,像被时光凝固的瀑布,在朝阳下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。
一、雪落无声
记得童年在江南,雪是稀客。每次落雪,总要学着古人「扫雪烹茶」,把瓦檐下的冰棱折下来当冰糖含。如今在北方,看雪成了寻常事,却再难有那般郑重其事的欢喜。今晨的雪粒簌簌扑向窗玻璃,像某个顽童撒了满把水晶碎,让我想起白居易「夜深知雪重,时闻折竹声」的细腻。
二、雪映万象
午后踏雪去湖边,冻云垂得很低,柳宗元「孤舟蓑笠翁」的画面蓦然浮现。不过现代版的「独钓寒江雪」是几位穿羽绒服的大爷,他们凿开冰面的窟窿里,倒映着灰鸽子掠过高压线的剪影。最动人的是松枝积雪,分明是黄庭坚「卧听疏疏还密密」的注脚,层层叠叠如白玉雕成的珊瑚。
三、雪夜归人
傍晚回家路上,路灯已亮起来。橙黄光晕里飞舞的雪片,让人恍觉走在李商隐「旋扑珠帘过粉墙」的诗行间。转角遇见外卖小哥的电动车在雪地里画蛇,车尾箱上「春风送暖」的标语沾着雪沫,倒成了绝妙的反讽。忽然懂得高适「雪中何以赠君别」的怅惘——这莹白脆弱的美,终究留不住。
临睡前又望了眼窗外,积雪映得夜空泛蓝。陆游「铁马冰河入梦来」的豪迈没等到,只听见空调外机化雪的滴水声,叮咚如更漏。原来千年风雪穿过诗词,落进今人眼里,依然会化成眼角温热的潮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