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乡村四月古诗》里的田园日记
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
清晨推开木窗时,檐角还挂着昨夜的雨珠。远处山峦像被浸透的绿绸缎,层层叠叠铺到天边。稻田里新插的秧苗顶着水光,白鹭掠过时惊起一圈圈涟漪,恰如翁卷诗中"白满川"的景致。布谷鸟的啼叫穿过薄雾传来,我忽然想起书架上那本泛黄的《乡村四月古诗选》。
农事与诗行
扛着锄头往东坡走时,遇见三叔公在田埂上歇脚。老人家用草帽扇着风,笑呵呵念道:"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。这诗写得真呐!"顺着他手指的方向,可见采桑女挽着竹篮穿梭于绿荫间,而更远处的梯田里,弯腰插秧的人们像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。我突然明白,古诗里的字句原来都带着泥土的温度。
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
午后在桑树下纳凉,看见邻居家的小满正带着弟弟妹妹挖土坑。他们用葫芦瓢舀水浇灌刚埋下的西瓜籽,认真模样让我想起范成大笔下"也傍桑阴学种瓜"的童趣。忽然一阵风过,桑葚扑簌簌掉进孩子们的衣兜,紫红的汁液在他们笑脸上开出小花。我悄悄摸出笔记本,把这幅画面添进正在续写的《乡村四月古诗新解》里。
暮色中的诗意
傍晚收工回来,看见母亲在灶间煮新摘的蚕豆。铁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,蒸汽模糊了窗棂外渐沉的暮色。父亲蹲在门槛上磨镰刀,沙沙声应和着归巢的雀鸣。此刻终于懂得,为什么古人总爱在四月写下"闲看儿童捉柳花"——原来最动人的诗篇,永远生长在柴米油盐的褶皱里。
合上日记本时,月光正漫过东墙的爬山虎。那些在《乡村四月古诗》里读过千百遍的句子,此刻都化作枕畔的稻花香。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