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悯农古诗其一

《悯农古诗其一》读后日记: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

2023年10月15日 晴

今天语文课上学习了李绅的《悯农古诗其一》,当读到"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"时,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烈日下农民伯伯弯腰劳作的场景。放学回家的路上,金黄的稻田在夕阳中摇曳,让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感悟。

田间劳作的真实写照

诗中"汗滴禾下土"五个字,像一幅工笔画般细致入微。记得暑假去外婆家,亲眼看见舅舅顶着38度的高温在田间除草,他的汗水真的像诗句描述的那样,大颗大颗地砸在泥土里。那时我才明白,我们碗里的每粒米饭,都凝结着农人无数滴汗水。

现代社会的粮食浪费

对照当下,学校食堂每天倒掉的剩饭总能装满三个泔水桶。同学们挑食、浪费的现象让我想起诗的后两句:"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"。我们这代人没经历过饥荒,但纪录片里非洲饥民骨瘦如柴的画面,不正是对浪费粮食最严厉的控诉吗?

从自身做起的改变

晚饭时,我主动把碗里的米饭吃得干干净净。妈妈惊讶地说今天怎么不剩饭了,我背诵了《悯农古诗其一》,全家人都陷入了沉思。爸爸提议下周去农场体验插秧,让我们真正体会"粒粒皆辛苦"的含义。

今日感悟:
1. 珍惜粮食是对劳动者最基本的尊重
2. 古诗穿越千年依然具有现实教育意义
3. 节约习惯要从日常生活点滴培养

合上日记本,窗外月光洒在书桌上的《唐诗三百首》上,那首《悯农古诗其一》在月色中显得格外明亮。我想,明天要在班级发起"光盘行动",让更多同学明白"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"的深刻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