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400字作文带评语:雨夜日记情感记录与教师点评

雨夜日记

作者:林小宇(高一学生)

10月12日 星期三 雨

窗外的雨滴答了一整夜,像无数个小小鼓手在演奏着秋天的交响曲。台灯在书桌上投下昏黄的光圈,我把脸贴在冰凉的玻璃窗上,看路灯下水洼里泛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。忽然想起今天语文课上学到苏轼的“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”,那些藏在诗句里的感慨,此刻竟如此真切地敲打着我的心。

母亲轻叩房门端来热牛奶时,我正对着数学试卷发呆。她什么也没说,只是用手心暖了暖我冰凉的手指。那一刻我突然发现,她鬓角竟有了几丝白发,像窗外缠绕的雨丝,悄无声息地落进了时光里。记得小时候每逢雨夜,她总会把我搂在怀里讲童话故事,而现在,她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那么单薄,单薄得让我想用力拥抱却不敢伸手。

雨声渐密时,我翻开日记本写下这些文字。或许多年后再回首这个平凡的雨夜,我会记得牛奶杯上氤氲的热气,记得母亲眼角的细纹,记得少年藏在心底未能说出口的感谢。生命的珍贵时刻往往如此平常,就像今夜无声润物的细雨,当时只道是寻常。

教师评语

本文以雨夜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烘托情感氛围。“窗外的雨滴答了一整夜”开篇即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意境。作者善于捕捉细节:从“路灯下水洼的涟漪”到母亲“鬓角的几丝白发”,从“牛奶杯的热气”到“未能说出口的感谢”,通过具象的物象传递抽象的情感,体现日记体写作“以小见大”的特质。

文中古诗词的化用自然贴切,由苏轼诗句引发的人生感慨与后文的亲情描写形成精神共鸣。结尾“当时只道是寻常”巧妙呼应开头,使全文形成环形结构。建议可适当增加心理活动的层次变化,使情感过渡更加饱满。总体而言,这是一篇情真意切、观察入微的优秀日记体作文,评分:A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