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日记放羊:牧云少年的三百个日夜
第一章 羊羔与日记本的相遇
五月初晨光刺破蒙古包的天窗时,阿爸将牛皮封面的厚笔记本塞进我怀里:"整整三百天,草原会教会你牧羊,而你该学会记录。"封面上他用炭笔勾勒出云朵与羊群的轮廓,正中是苍劲的蒙古文——"300日记放羊"。
头三十天几乎在踉跄中度过。十五岁的我挥着比我还高的苏勒德,追赶总爱窜向乌兰湖的淘气羊羔。每晚就着酥油灯记录时,指尖还残留着羊奶的腥甜。日记第47页画着迷路的小羊脚印,旁边歪斜写着:"今日追云朵三公里,它啃了嘎查书记的牧草种子,阿爸赔了半只烤全羊。"
第二章 草原的数学课
当笔记本翻到百页之际,突然发现羊群不再是混沌的白色浪涛。花脸羊总走在最前,断角母羊永远守护西翼,三百零七只羊里有十一只会偷啃我的靴子。日记本渐渐布满奇怪算式:"云朵产奶量=紫花苜蓿面积×朝阳时长÷风力系数"。
最惊心动魄的记录在第一百八十天。暴雨夜狼群逼近羊圈,我学着阿爸点燃柏树枝,铜锣声震落帐篷顶的冰雹。黎明时数清所有羊群那刻,突然懂得牧民为什么说"羊群是散落大地的云朵"。那页日记浸着雨水和狼嚎,结尾却画满朝阳染红的云霞。
第三章 三百页的草原
最后三十天开始给每只羊起名字。偷懒的叫"白云",倔强的叫"磐石",最爱那只总蹭我袍角的小羊叫"日记"——毕竟它和笔记本同一天来到我生命里。转场那日迎着初雪走过锡林河,羊群在冰面踏出三百零七朵霜花。
冬至清晨终于写完最后一行。阿爸煮奶茶翻阅三百页日记,忽然大笑指着第283页:"这哪里是放羊日记?分明是云朵驯养少年的记录。"牛皮封底悄悄夹着草原地图,每处水洼都标注着羊群的故事,恰如老祖母说的:"真正的牧人,心里装着整片草原的年轮。"
如今那本"300日记放羊"躺在博物馆玻璃柜里,标签写着"游牧文明数字转型珍贵文献"。而我的手机里留着新日记——第301天开始记录的电子牧羊日志,卫星定位的羊群轨迹依然像云朵,飘在蔚蓝的屏幕草原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