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鸟古诗白居易:春日观鸟日记

鸟古诗白居易:春日观鸟日记

晨起闻莺

清晨推窗,忽闻枝头黄莺啼啭,清脆如碎玉落盘。这让我想起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中“几处早莺争暖树”的妙句。鸟古诗白居易笔下,鸟鸣从来不是简单的自然声响,而是承载着诗人对生命的细腻感知。我取来笔记本,决定记录这春鸟带来的灵感。

檐下燕语

午后在廊下煮茶,一对燕子衔泥掠过屋檐。它们翅膀划出的弧线,恰似白居易《燕诗示刘叟》中“梁上有双燕,翩翩雄与雌”的生动再现。鸟古诗白居易总能用最朴素的文字勾勒最鲜活的画面:羽毛沾着新泥的燕子,尾翼分叉如剪,呢喃声里藏着筑巢的急切。我在日记本上画下它们的剪影,墨迹未干时,又见它们叼着草茎飞向东南角。

即兴仿白诗

檐角新泥湿未干,
往来频剪暮春寒。
谁家稚子抛石子,
惊破云间絮语欢。

暮色归鸦

日暮时分,老槐树上突然聚集数十只乌鸦。它们翅膀拍打的声音让我想起白居易《慈乌夜啼》中“声中如告诉,未尽反哺心”的沉痛。鸟古诗白居易常借鸟喻人,此刻盘旋的鸦群仿佛在演绎某种古老的仪式。我用手机录下这嘈杂却富有韵律的鸣叫,背景里还有晚归农人的咳嗽声。

观鸟悟理

整理今日所见,忽然明白鸟古诗白居易的伟大之处。他写黄莺是“独怜幽草涧边生”,写燕子是“衔泥两椽间”,写乌鸦是“夜夜夜半啼”——每种鸟都被赋予独特的精神气质。这让我想起抽屉里那本《白氏长庆集》,泛黄的书页间还夹着去年拾得的翠鸟羽毛。或许明日该带着它去溪边,看看能否遇见“百啭千声随意移”的画眉。

(日记尾页附铅笔速写:窗棂、鸟影、摊开的诗集,页角题着《鸟古诗白居易观鸟心得》字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