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迅散文读后感日记
十月十九日 阴
昨夜重读《呐喊》自序,竟至夜半不能成眠。台灯昏黄的光晕洒在泛黄的书页上,那些铅字仿佛活了过来,在纸面上颤动。鲁迅先生写他年轻时曾做过许多梦,后来大半忘却了,但并不觉得可惜。这让我想起自己少年时也曾有过诸多梦想,如今竟连梦的内容都记不真切了。
一、铁屋中的呐喊
先生用"铁屋子"的比喻格外刺痛人心。他说许多人都在那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里昏睡,不久就要闷死了。然而是唤醒他们,让他们承受临终的苦痛,还是就让他们昏睡直至灭亡?这个问题至今仍在敲打我的灵魂。我们何尝不是住在各种各样的铁屋子里?只是这些铁屋更精致,更隐蔽,甚至让人乐在其中而不自知。
记得先生写道:"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,却也并不愤懑,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,看见自己了: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。"这种自知之明,比起那些自以为是的"启蒙者",不知要可贵多少。如今网络上多的是慷慨激昂的"英雄",少的是先生这般清醒而痛苦的自省。
二、弃医从文的抉择
最让我震撼的,还是先生决定弃医从文的那段描写。影片中那些麻木的看客,那些体格强壮而神情呆滞的同胞,让先生明白: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,凡是愚弱的国民,即使体格如何健全,如何茁壮,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。于是他拿起了笔,想要改变他们的精神。
这让我想到今日。我们有了强健的体魄,有了富足的生活,但精神的麻木何尝真正改变?我们依然热衷于做看客,只不过从街头的示众转到了屏幕前的围观。先生的抉择,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。
三、希望与虚妄
先生说不愿将自己的寂寞传染给正做着好梦的青年。但他又忍不住要说,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。这种矛盾的心情,这种明知虚妄却仍要前行的勇气,才是《呐喊》最动人的地方。
合上书页,窗外已微明。铁屋子也许还在,但先生的声音穿越百年,依然在唤醒每一个愿意醒来的人。我们不必做英雄,但至少可以做不昏睡的人。这或许就是读鲁迅散文最大的收获。
"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,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,使他不惮于前驱。"——鲁迅《呐喊》自序
《鲁迅散文集》的读后感(通用11篇)
《鲁迅散文集》的读后感 篇1 深夜,一间旧屋,一盏小油灯,几缕轻烟,一个微曲的背影。屋里不时会发出一点动静,那是飞虫撞击窗户玻璃的声音。有时还有飞蛾扑向油灯惨烈身亡的声响。但更多的仍是安静。屋子里的人在写东西,他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。或许是他已经快完稿了吧。不经意,声响惊动到了他。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笔...
鲁迅散文读后感600字优秀范文5篇
鲁迅散文读后感600字优秀范文1 鲁迅的散文诗集《野草》我读几遍了,头脑仍然一片空白。要是说非得找几个词来概括它给我的印象的话,那就是:旷野,荒原,燃烧。我甚至已经记不清楚《野草》里是否有这几个词,也不想翻书去求证。我想有时候读书不求甚解也好,起码留给自己一个想象的空间。所以我想极力避开人们对...
鲁迅散文集读后感(通用5篇)
鲁迅散文集读后感1我非常喜欢看书,因为书不仅能让我获得知识,提高写作能力,还能让我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许多乐趣。尤其是《鲁迅散文集》,读起来虽然深奥,但文章中无论是景还是物,在鲁迅笔下都有了灵气和活力。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》中的百草园更让我意犹未尽,浮想联翩。百草园是鲁迅家后面的一个很大的园子,...
鲁迅散文读后感(精选12篇)
鲁迅散文读后感1 这本书收辑了鲁迅先生《朝花夕拾》、《野草》等一生全部散文。读整片我读了整整一天,也许我阅读的速度着实太慢了,也许鲁迅先生写的东西总让我陷入思想的旋涡,但总算获益匪浅。而最有印象的散文有《立论》《阿长与山海经》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,诗歌则是《自嘲》《自题小像》。《从百草园到...
鲁迅的散文读后感50字合集
鲁迅散文读后感 1 近来读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《朝花夕拾》和散文诗集《野草》。 在阅读过程中,给了我最深影响的,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。 纵观全篇,阿长是旧社会中社会最底层最没有地位的人,而鲁迅笔下的阿长却拥有着在那 吃人社会中不可多求的至真至善的美。最初让我感到疑惑的是一篇文题《阿长与》,阿长和 《...
鲁迅散文集《狂人日记》读后感
这或许就是鲁迅通过《狂人日记》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最终启示。 【篇2】鲁迅散文集《狂人日记》读后感 鲁迅以犀利的笔触,描绘了一个被封建礼教吞噬的灵魂。在这扇门后,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啃食得千疮百孔的世界。狂人以一种近乎偏执的视角,将这个世界的荒诞与残酷暴露在阳光之下。他不是疯子,而是一个清醒的观察者,一...
鲁迅精选散文集800字读后感
鲁迅散文集读后感1 每当脑海浮现鲁迅二字时,我就会想起他那人格的独立,正因为他的真实,笔锋如刀刻在心中刻画着中华民族的灵魂。而且,他有强烈的使命感,鲁迅之所以是鲁迅,是因为他不明哲保身,受到恐吓,他出门不带钥匙,以示不归之志。他不惜以生命高扬理性,以其坚毅警示众生,因而使人望其项背而终生敬仰。...
鲁迅散文《无常》读后感十篇(最新)
鲁迅散文《无常》读后感十篇(最新)1.鲁迅散文《无常》读后感 《无常》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“无常”形象,说明“无常”这个“鬼而人,理而情”,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,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,恶人得不到恶报,而“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”。鲁迅在《朝花夕拾》中曾多次写到“无常”这种鬼怪。...
鲁迅散文《无常》读后感(通用10篇)
鲁迅散文《无常》读后感1 《无常》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“无常”形象,说明“无常”这个“鬼而人,理而情”,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,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,恶人得不到恶报,而“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”。鲁迅在《朝花夕拾》中曾多次写到“无常”这种鬼怪。在《无常》中他比较详尽地记述了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