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题西溪无相院

秋日记游:题西溪无相院的禅意时光

一、寻访古寺

十月的西溪,芦苇已染上淡淡的金黄。穿过蜿蜒的木质栈道,忽见青瓦黄墙掩映在枫林深处——这便是传说中的无相院了。山门石阶上苔痕斑驳,仿佛每一块石板都镌刻着岁月的密语。

1.1 山门偶得

门槛处悬着半副褪色的楹联:"竹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",下半联已被风雨蚀去。住持说这是乾隆年间某位状元的手笔,残缺处反倒成了香客们驻足参悟的话头。

二、禅院风物

正午阳光穿过千年银杏的枝桠,在经堂白墙上投下流动的光斑。斋堂后的菜畦里,青椒与茄子挨着佛手瓜生长,穿灰袍的僧侣弯腰除草的身影,恰似南宋《溪山清远图》里的点景人物。

2.1 茶寮小憩

在茶寮遇见云游至此的宏觉法师,他用自制竹勺分茶时说起:"无相院最妙在'无'字,你看这茶汤里的云影,可是比琉璃殿的菩萨像更近佛性?"檐角铜铃忽被秋风撞响,惊起三五只白鹭。

三、暮色参禅

日暮时分在藏经阁抄《心经》,老砚台里陈墨与新磨的松烟交织出深浅不一的灰。忽闻晚课钟声荡过水面,惊觉自己竟把"照见五蕴皆空"的"空"字写成了溪中游鱼的形状。

归途见小沙弥在溪边洗笔,赭石色的僧鞋浸在流水里,像两片将落未落的枫叶。这才懂得无相院墙上那句"万古长空,一朝风月"的意味——原来禅机不在蒲团上,而在转身时衣角带起的风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