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典日记300字:那段被口罩遮蔽的春天
一、消毒水气味的清晨
2003年4月15日,晨光透过纱窗时总带着84消毒液的刺鼻。母亲用棉布缝制的口罩压在鼻梁上,留下两道浅浅的红痕。书桌上的非典日记300字本子摊开着,钢笔水晕染了"体温36.5℃"的记录。
1.空荡的公交站
校服口袋里装着医院开的预防中药包,梧桐絮粘在口罩边缘。2路公交车玻璃上贴着"今日已消毒"的纸条,司机戴着橡胶手套找零,硬币落在掌心时带着酒精的凉意。
二、停课期间的阳台
5月3日,数学作业本夹着班主任手写的习题纸。对面楼房晾晒的白色床单在风里鼓起,像极了新闻里隔离区的帐篷。我在非典日记300字里画下温度计图案,37.2℃的数字被反复描粗。
2.玻璃窗外的春天
楼下的玉兰树开着寂寞的花,保安戴着防毒面具巡逻。父亲单位发的板蓝根堆在茶几下层,电视里专家正解释"冠状病毒"的显微结构。作业本空白处写满"非典型肺炎"的笔迹,墨水洇透了纸背。
三、复课日的蝉鸣
6月20日,教室里的吊扇搅动着来苏水的味道。同桌的课桌抽屉里放着半瓶免洗洗手液,体育课改成了观看防疫纪录片。翻开那本非典日记300字,发现最后几页粘着干枯的樱花——那是隔着校门接过的,外婆没能递进来的点心盒上的装饰。
3.褪色的记忆
十七年后的今天,当我重新触摸这本日记,牛皮纸封面上还留着当年紫外线灯照射后的淡淡黄斑。那些关于体温、消毒和隔离的简短记录,突然在2020年的阳光里长出新的枝蔓。原来300字的方寸之地,早已种下整个时代的年轮。
(全文字数:612字)
非典型肺炎(非典)流行期间,每天出门不得不戴上口罩,尽量不参加集会,可 ...
解答:解: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:戴口罩是为了防止非典型病毒通过空气传播,因此属于切断传播途径;不参加集会是为了减少易感人群传染非典病毒的机会,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;隔离亲人是为了减少非典病毒的传播,因此属于控制传染源.非典型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,因此非典型肺炎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.故答案为:切断传播途径;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