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观庭前花开落,慧悟人生几度秋
十月廿三 晴
晨起推窗,忽见院中那棵老桂已悄然缀满金粟,幽香沁入书房,搅动了满室墨香。我原以为还需三五日才能等到盛放,却不料它竟趁夜绽开,这般不声不响。母亲常说,草木有本心,它们的时序,从不与人商量。此情此景,倒让我想起那句总在心头盘桓的诗:“静观庭前花开落,慧悟人生几度秋。”
搬一张藤椅坐在廊下,捧一杯清茶,我便开始了今日的“静观”。风是极轻的,偶尔拂过,枝头的桂花便簌簌地落下一小阵,细碎如金屑,铺在青砖上,也落在我的肩头与书页间。它们开时无声,落时亦无声,全然不似桃李那般喧闹,争着要向春风邀功。这开落之间的从容与沉默,是一种何等的智慧。它不因无人而不芳,亦不因凋零而哀伤,只是遵循着自然的律动,完成生命的轮回。我凝视着这小小的金色宇宙,心中那点因工作纷扰而生的焦躁,竟被这无声的雨涤荡得差不多了。
二
午后阳光正好,暖而不烈。我忽发奇想,取了一方素白棉布,铺在桂树之下。不过一盏茶的功夫,布上便星星点点,落满了桂花。我想将它们收集起来,制成香囊,企图将这短暂的秋日芬芳留得久一些。母亲见状,只是微笑摇头,她说:“强留的香气,终会变作陈腐之气。你此刻闻到的、感受到的,才是它真正给你的。”我怔在原地,旋即释然。是啊,我方才的举动,又何尝不是一种贪执?总想占有,总想延续,却忘了“慧悟”的真意,或许正在于欣赏和体会当下这一刻的圆满,然后坦然放手。花开时,我便尽情欣赏它的盛放;花落时,我便安心品味这“满地黄花堆积”的寂寥之美。这其中的得失盈亏,本就是人生常态,又何须执着。
日影西斜,庭前的光景也随之变换。晨间的热烈金黄,转而变为傍晚的温柔橙红,那桂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,仿佛在青砖地上书写着一天的心事。我忽然明白,那句诗所言“静观”与“慧悟”,并非要我们做一名超然物外的旁观者。而是让我们在生活的纷扰中,能为自己辟出一方心灵的庭院,得以从容地“观”世事变迁;再以一颗明澈的“慧”心,去“悟”透表象之下的生命本真。这庭前开落的花,何尝不是世间万物的隐喻?我们的相遇、别离、欢欣与惆怅,都在这永恒的循环之中。
三
夜幕终于落下,桂花隐入了夜色,唯有香气更加分明,清冷幽绝,萦绕不去。我收起纸笔,心中一片澄明。这一日的静观,让我得以从日常的琐碎中抽离,真正与自然、与内心进行了一场对话。我所“慧悟”到的,并非什么深奥的哲理,而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态度:以平静之心接纳生命中的所有发生,如同庭院接纳四季的来去。无论是繁花满枝,还是空枝寂寥,都是值得珍惜的风景。感谢这棵老桂,以它一期一会的绽放与零落,赠予我一个如此丰盈的秋日。明日,或许又有新的烦恼,但至少此刻,我心如止水,映照着满天星斗与满院秋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