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静夜思·登高·春晓·赋得古原草送别四首古诗伴我一日闲情日记

《静夜思·登高·春晓·赋得古原草送别》四首古诗伴我一日闲情

晨光微曦·春晓之境

清晨五时半,忽闻窗外鸟雀争鸣,朦胧间想起孟浩然的「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」。披衣推窗,但见薄雾如纱,远山含翠,恰似《春晓》中「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」的意境。园中杜鹃花瓣沾着晨露,仿若散落的胭脂,令我想起昨日读到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——「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」。这生生不息的自然轮回,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深刻。

午时登高·望远抒怀

午后携友人登临北山,石阶蜿蜒如龙。行至半山腰气喘吁吁,忽觉与杜甫《登高》中「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」产生奇妙共鸣。及至峰顶,见长江如练环绕城郭,顿生「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」的苍茫之感。山风拂面时,忽然领悟诗人为何总爱登高——并非只为览胜,更是为获得一种超越尘世的视角。

暮色沉思·静夜思量

黄昏在书房整理旧照,翻到儿时与祖母在院中乘凉的照片。月光洒在青石板上,正如李白《静夜思》所绘「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」。忽然懂得这二十字何以流传千年——它捕捉了人类共通的乡愁。而今夜月华如练时,我亦「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」,思念的却是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阴。

夜读有感·草木人生

夜读时重读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,「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」一句令人鼻酸。忽然惊觉四首诗竟暗合人生四季:《春晓》是少年懵懂,《登高》是壮年抱负,《静夜思》是中年乡愁,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则是暮年别离。古人以诗词为日记,今我以日记品诗词,在千年的文字轮回中,我们始终在共享相同的情感密码。

今日最妙的是发现四首诗间的隐秘联系:李白在静夜望月时,目光或许正越过千年,与登高望远的杜甫遥遥相对;孟浩然晨起听鸟鸣时,白乐天原上的春草正悄然生长。诗词从来不是孤立的珠玉,而是串联起华夏情感的精神脉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