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静夜思:月光下的乡愁日记

2023年10月15日 晴

窗外的月光像李白的诗句般流淌进来,"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",这熟悉的句子突然刺痛了我的心。来这座城市求学已是第三个年头,每当夜深人静时,总忍不住想起千里之外的小镇。

记忆中的炊烟

闭上眼就能看见老家青瓦房顶飘起的炊烟,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被晨光拉得很长。那时总嫌她做的梅干菜太咸,现在却连超市里最贵的包装食品都吃不出那个味道。"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",诗人千年前写下的句子,此刻竟成了我最真实的写照。

老街的四季

记得巷口那棵老槐树,春天会落下细碎的白花,我们在树下捡花瓣玩过家家;夏天蝉鸣震耳,父亲总在树荫下摆象棋摊;秋风起时,金黄的叶子铺满青石板路;冬日里光秃的枝桠挂着冰凌,像极了水晶宫灯的流苏。这些画面在异乡的夜晚格外清晰,仿佛能闻到槐花混着泥土的清香

方言里的温度

前天在食堂偶然听到邻桌用家乡话聊天,那几个独特的尾音让我差点打翻汤碗。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说方言了,城里人都讲着标准的普通话,可那些带着玉米碴子味的乡音,才是刻在骨子里的母语。

"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"
杜甫说得对,同样的月亮,照着不同的土地,却永远觉得故乡的最圆最亮。

月光笔记

合上日记本时,发现泪水已经把纸页浸得微微发皱。或许每个游子心里都住着一轮故乡的月亮,在某个加班的深夜,在拥挤的地铁上,在陌生城市的霓虹里,突然就想起妈妈晾在竹竿上的蓝印花布,想起父亲修补渔网时粗糙的手指,想起灶膛里噼啪作响的柴火声。这些碎片在记忆里发酵,最终都化作"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"的怅惘。

(全文共计612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