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静夜思、春晓、登鹳雀楼、望庐山瀑布、江雪、游子吟、赋得古原草送别、悯农、鹿柴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:十首传世古诗编织的秋日絮语

十首传世古诗编织的秋日絮语

霜降日记·与千年诗魂对话

晨起推窗,忽见阶前白霜如絮,恍若李白《静夜思》中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的景致穿越千年重现。檐角麻雀啄食残留的柿实,让人想起孟浩然《春晓》里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”的生机——虽时值深秋,这啁啾声却同样唤醒沉睡的城市。

登高望远见诗心

午后携卷登西山,践行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的哲思。立于山巅极目,远处楼群如笋,近处枫红似火,忽然懂得李白《望庐山瀑布》中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的豪情并非夸张,而是诗人与天地共鸣的赤子之心。

下山时偶经芦苇荡,枯苇垂首如白发老翁,倏然浮现柳宗元《江雪》“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”的孤寂画面。现代人虽无蓑笠扁舟,但在地铁人潮中,谁不曾有过“万径人踪灭”般的孤独时刻?

灯火下的慈母线

夜读时毛衣袖口脱线,取针线笨拙缝补时,孟郊《游子吟》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”的句子涌上心头。针尖刺破指尖的瞬间,突然理解“谁言寸草心”里那份永远无法对等偿还的恩情。

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的韧劲,恰似当代打工人在裁员潮中一次次重生的写照。而李绅《悯农》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更让吾辈警醒——外卖包装盒里的每粒米,仍浸透着古老土地上从未改变的艰辛。

空山新雨后的顿悟

王维《鹿柴》“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”的意境,在手机通知声此起彼伏的当下竟有了新解。我们时刻被虚拟人语包围,却比任何时候都接近“返景入深林”的幽寂。重阳节将至,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中“遍插茱萸少一人”的遗憾,已然被视频通话冲淡,但那缕文化乡愁仍萦绕在异乡人的梦中。

十首古诗如十面棱镜,映照出中国人千年来不变的情感基因。秋霜凝窗时,我们仍在重复着与李白相似的思乡;霓虹璀璨处,我们依旧传承着与李绅共通的悯农。这些诗句不是封存在课本里的标本,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密码,在每一个日出月落间被重新激活、重新吟唱。

古诗词 硬笔楷书字帖合集

1、长歌行;七步诗 2、敕勒歌;咏鹅;回乡偶书; 3、咏柳;XX 词;登鹳雀楼; 4、春晓;宿建德江;XX 词;出塞 5、参军行;芙蓉楼送辛渐; 6、鹿柴;竹里馆;送元二使安西;九月九日忆 XX 兄弟; 7、别董大;静夜思; 8、古朗月行;望庐山瀑布;赠汪伦; 9、独坐敬亭山;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;早发白帝城; 10、秋浦歌;望天门山;闻官军收...

古诗画硬笔书法字帖楷书合集

1、长歌行;七步诗 2、敕勒歌;咏鹅;回乡偶书; 3、咏柳;XX 词;登鹳雀楼; 4、春晓;宿建德江;XX 词;出塞 5、参军行;芙蓉楼送辛渐; 6、鹿柴;竹里馆;送元二使安西;九月九日忆 XX 兄弟; 7、别董大;静夜思; 8、古朗月行;望庐山瀑布;赠汪伦; 9、独坐敬亭山;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;早发白帝城; 10、秋浦歌;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