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静夜思》中的月光与我的深夜独白
一、床前明月光
深夜推开窗户时,李白的诗句突然撞进心头。"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",此刻的月光正斜斜铺在木地板上,像打翻的液态白银。书桌上的稿纸边缘泛着蓝莹莹的光晕,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祖母家,霜降时节清晨推开门看到的景象——整个院坝都覆着盐粒般的结晶。
忽然意识到,千年之前的诗人与我们共享着同一个月亮。这束穿过雕花窗棂的光,也曾照亮过盛唐的床榻,照见过杜甫的茅屋,抚慰过苏轼的孤舟。
二、举头望明月
披衣走到阳台,初秋的夜风带着栾树花的甜味。城市灯光稀释了星斗,但月亮依然清晰得能看见环形山的阴影。手机里正在播放古琴曲《秋宵步月》,泛音像露珠般在弦上滚动。突然想起《唐诗纪事》里记载,李白写这首诗时正在扬州旅舍,病中思乡。
今人不见古时月
楼下便利店的值班小哥在整理货架,塑料包装袋的窸窣声在静夜里格外清晰。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冷白光晕里,自动门开了又关。这个永远醒着的城市里,还有人像我一样,在凌晨三点与千年前的月光相遇吗?
三、低头思故乡
月光把防盗窗的投影烙在墙上,形成奇特的几何纹样。冰箱突然启动的嗡鸣中,记忆突然闪回童年老宅:石灰剥落的墙角放着腌菜坛子,月光透过天窗落在青石板上,祖母的纺车吱呀呀转着。而今她在青山之下长眠,我在这混凝土森林里,守着同样皎洁的月光。
后半夜下起细雨,月亮隐入云层。合上日记本时,发现扉页抄录着博尔赫斯的诗句:"月亮不知道她的恬静皎洁/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月亮"。或许真正的诗意就在于此——千年前无意的凝望,化作今夜穿透时空的温柔共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