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寒知松柏——冬日山行日记
一、寒山寻松
清晨踏着薄霜进山时,天际还泛着蟹壳青。山径两侧的灌木早已凋零,唯有远处几株青松撑着苍翠的树冠,像被冻住的绿色火焰。忽然想起《论语》里"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"的句子,脚步不自觉地朝那抹青色挪去。
1. 松针上的冰晶
凑近看才发现,每根松针都裹着透明冰壳。阳光斜斜切过林间,那些三棱形的冰晶顿时折射出细碎虹彩,仿佛整棵树都在发光。指尖轻触枝桠的瞬间,簌簌落下的不是雪沫,而是带着松脂清香的冰屑。
二、崖畔对话
在半山腰的观景台遇见护林老人,他正用枯枝拨弄石缝里的松果。"这棵黑松比我爷爷还老哩,"老人跺跺脚震落棉鞋上的雪,"三年大旱时枯了半边,去年暴雨冲垮半边土,您瞧它现在——"顺着他的烟杆望去,那虬曲的树干竟从岩缝里横生出新枝,针叶比向阳处的更密。
2. 年轮里的密码
老人送我半片风干的松树皮,断面上的年轮纹路忽疏忽密。"民国三十年的圈特别窄,"他指甲点着某处凹陷,"树也知道饿啊。"突然明白古人为何总将松柏与君子并提,它们把苦难都咽进木质里,外表永远挺着不肯低头的绿。
三、归途拾思
下山时暮色已染透松林。回头望见山脊线上几株剪影,忽然觉得那分明是竖写的汉字——"骨"字的斜钩,"气"字的横折。衣袋里的松果随步伐沙沙作响,像在应和背包中那本《唐宋诗选》的重量。今晚定要重读王维的"青溪深不测,隐处唯孤云",还有白居易笔下"夜深知雪重"的松枝折断声。
后记:归家后发现棉袄后襟沾着几根松针,书房暖气一烘,竟渗出些若有似无的树脂香。这大约就是岁寒赠予的礼物,比任何熏香都更提神醒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