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雪梅古诗映寒窗:冬日小记

雪梅古诗映寒窗:冬日小记

一、晨起遇雪

推窗时,簌簌雪声先于寒风撞入耳膜。檐角垂下的冰凌如水晶帘栊,将晨光折射成卢梅坡笔下"梅须逊雪三分白"的冷冽意境。书案上摊开的《雪梅》诗集被风掀起页角,墨香与窗外老梅的幽香纠缠,恍惚间竟分不清是"雪似梅花"还是"梅花似雪"。

二、煮茶读诗

捧着暖炉重读"有梅无雪不精神"之句,忽觉古人诚不欺我。昨日尚觉庭院梅枝枯瘦,今晨积雪缀满枝头,倒真应了"忽然一夜清香发"的妙境。茶烟氤氲中,见窗棂积雪渐厚,仿若给王安石的"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"作了立体注脚。

三、踏雪寻梅

午后踏雪至后园,发现那株老梅的虬枝竟在雪被下绽出三两点猩红。想起曾读"梅雪争春未肯降"的童趣,此刻方悟骚人墨客为何总将雪梅并提——雪塑其形,梅赋其魂。蹲身拂去石凳积雪时,意外发现冻土里已有嫩绿探尖,原来"雪里已知春信至"的惊喜,古今同然。

四、夜灯续笔

暮色染窗时,雪光映得案上宣纸格外皎洁。临摹林逋"疏影横斜水清浅"的梅花图,却总画不出雪压梅枝的韧劲。忽有夜风穿堂,携来几片沾雪的梅瓣落于砚台,恰似杨万里"偶拾梅花冰上苔"的雅趣。这满纸未成的画,倒成了雪梅古诗最好的笺注。

闭户前再看雪中梅影,方知古人诗句原是岁月的琥珀——千年后的冬夜,我们仍能触摸到那些凝视过雪梅的温热目光。正如这日记里零落的雪与梅,终将在记忆深处,凝成属于自己的"雪梅古诗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