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雨巷日记:一段适合朗读的短篇散文

雨巷日记

十月微凉,檐角有声

晨起时,窗外已淅淅沥沥落了雨。青石板路浮起一层水光,倒映着灰瓦粉墙的轮廓,恍若墨色在宣纸上缓缓晕开。我执一柄素伞走入巷中,鞋尖轻叩湿润的石板,竟与雨打屋檐的节奏重合,仿佛天地间只剩这深浅相和的韵律。

一、檐下听雨

拐角处茶肆的老板娘正支起斑竹帘,铜壶里沸腾的水汽与雨雾缠绵成一片。她笑着递来姜茶时,袖口染着陈年茶渍,像极了褪色的岁月印章。忽有孩童举着纸船从巷尾奔来,红胶鞋踏碎水洼里的云影,那笑声清亮得能敲碎雨幕。

“先生听雨可听出什么道理?”老板娘擦拭陶碗时忽然问道。我望着竹帘外被雨水揉皱的天空,只答得一句:“雨声里藏着的都是旧年光景——去年晾在檐下的干辣椒,前年摔破的瓦盆,大前年走丢的白猫……”她便笑得眼尾皱起秋波。

二、青苔心事

石缝里的青苔吸饱了水,绿得愈发深沉。记得故人曾在此处用树枝划字,写的是“春风不解江南雨”,而今雨水早已将墨痕般的字迹浣洗成翠色斑驳。某个窗台摆着破陶罐栽的野菊,湿漉漉的花瓣裹着水珠,像裹着玲珑剔透的梦。

转角遇见卖花阿婆,竹篮里栀子花用蕉叶盖着,甜香却执拗地钻过雨丝萦绕鼻尖。她不肯进廊下避雨,只说“花香沾了水汽才更活”,灰布衫袖口露出的银镯子,随着编花绳的动作叮咚作响,竟比雨声更清脆三分。

三、灯火初上

暮色裹着雨雾漫进巷子时,家家户户逐一点起暖黄的灯。灯光跌进水洼,碎成粼粼的金箔,某个窗内飘出红烧划水的酱香,混着雨水的清气竟酿出人间烟火最妥帖的味道。二楼木窗吱呀推开,垂髫小儿用纸杯接檐溜水,惊呼声落进下面行人的伞面。

归途中见着茶肆老板娘在门口撒米粒,三两只麻雀跳啄着也不怕人。她说是替远行的儿子喂惯了的:“鸟雀识得雨天气息,人也该记得归途温度。”这话落在雨声里,竟比任何诗句都更堪咀嚼。

夜深推窗,雨犹未歇。墨色屋檐滴落的银线串起整座巷子的鼾声,忽有琵琶声从远处楼阁浮起,弦音淋着雨,竟弹出了《秦淮景》的调子。原来最深的宁静,从来喧哗如雨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