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夜独白:一篇关于城市孤独的日记随笔
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雨
窗外的雨滴敲打着玻璃,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叩问我的心扉。台灯的光晕在潮湿的空气里晕染开来,给这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出租屋蒙上一层朦胧的暖黄色。突然意识到,这已是沪漂的第三年。
一、地铁里的陌生人
早晨七点半的2号线永远拥挤得像沙丁鱼罐头。我的脸颊贴着某个陌生人的羽绒服,闻得到洗衣液残留的廉价茉莉香。忽然注意到对面玻璃窗上倒映出的面孔——浮肿的眼袋,干裂的嘴唇,那是被996反复拓印后的模样。人们用耳机筑起城墙,眼神涣散地刷着短视频,偶尔有人对着手机傻笑,那笑声却像落在深潭里的雨滴,转瞬就被吞没了。
二、便利店的人间烟火
深夜加班回来,总会在全家买份关东煮。收银员小妹的指甲油剥落成斑驳的地图,她打着哈欠说:"今天萝卜卖完了。"热汤的白雾升腾间,看见外卖小哥蹲在门口啃饭团,雨水顺着他的头盔滴进领口。我们默契地没有对视,这种距离感反而让人安心。
三、阳台上的微型生态
养的多肉在雨季疯长,膨胀的叶片挤破廉价塑料盆。蚂蚁们沿着排水管建立王国,偶尔有迷路的蜗牛在瓷砖上画出银色轨迹。昨夜发现隔壁阳台总晾着的蓝衬衫消失了,或许某个孤独的灵魂终于等到了归航的船票。
四、电子日记里的回声
手机备忘录里存着七百多条碎片:3月12日电梯故障时闻到的机油味,6月8日暴雨中共享单车的报警鸣叫,9月3日早餐铺阿婆多给的一勺辣酱。这些文字像塞在漂流瓶里的便签,终将变成大数据海洋里的泡沫。
雨声渐歇时,听见楼上传来婴儿的啼哭。突然想起老家院墙外那棵歪脖子枣树,这个季节该结满青枣了。合上日记本,明天还要继续和这座城市互相驯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