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情古诗:岁月如歌,情深不渝
一纸墨香,半生牵挂
清晨推开窗,微风拂过案头的《长情古诗集》,泛黄的书页间仿佛藏着千年的叹息。那些镌刻在竹简绢帛上的句子,像一坛陈年花雕,愈久愈醇。"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"的誓言,"曾经沧海难为水"的怅惘,一字一句都在时光里发酵成最动人的情话。
「古诗摘录」
"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"——柳永《蝶恋花》
"相思相见知何日?此时此夜难为情"——李白《秋风词》
二、长情如诗,岁月成笺
午后整理旧物箱,突然抖落出一叠用红绸系着的信笺。那是二十年前与先生两地分居时写的家书,钢笔字晕染着泪痕,竟与《长情古诗集》里李商隐"何当共剪西窗烛"的意境重叠。原来古人早已道尽人间情味,我们不过是在重复着相似的悲欢。
那些被古诗点亮的瞬间:
- 女儿出嫁时,父亲在喜帖上手书"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"
- 祖父病榻前,祖母总念着"老来多健忘,唯不忘相思"
- 毕业纪念册上,同桌留下"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"
三、诗心不老,长情永续
暮色染透书房时,给远在异国的孩子视频。镜头那端的小孙女正咿呀学语,突然清晰地说出"床前明月光"。刹那间,李白、杜甫、苏轼都成了穿越时空的家人,他们的诗句化作DNA里的文化密码,让这份长情永远鲜活。
「后记」:某日整理书架,发现《长情古诗集》扉页有父亲题字:"诗者,志之所之也。情动于中而形于言。"原来最动人的长情,从来不在远方,而在代代相传的平平仄仄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