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竹溪日记

长安晚秋日记:一叶知秋的古城絮语

长安晚秋日记:一叶知秋的古城絮语

十月廿三,霜降初临

晨起观秋

推开雕花木窗时,长安的秋意正浓。朱雀大街上铺满银杏叶,金黄如帝王銮驾遗落的碎金,晨雾中隐约传来钟楼浑厚的声响。我裹紧青灰色棉袍,呵出的白气与茶炉蒸腾的水烟交织,恍惚间看见杜牧诗中"南山与秋色,气势两相高"的意境。

市井烟火

西市胡商已支起葡萄纹毡毯,波斯琉璃盏盛着新酿的菊花酒。卖炭翁的独轮车在青石板上碾出两道湿痕,与卖脆柿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。转角老茶肆里,说书人正讲到安史之乱那年,秋雨如何淋透了玄宗逃难的旌旗。

忽忆少陵野老句:
"香稻啄馀鹦鹉粒,碧梧栖老凤凰枝。"
而今朱雀桥边,唯见老妪捡拾槐实。

暮色沉思

暮鼓响过七声时,大雁塔的剪影渐渐溶于靛蓝。怀远坊的捣衣声隔着坊墙传来,某户人家正在炙烤秋蟹,姜醋香气混着桂花蜜的甜腻。我摩挲着案头未写完的诗笺,突然明白白居易为何说"独坐黄昏谁是伴,紫薇花对紫微郎"——长安的秋夜,原是最蚀骨的清醒。

夜雨惊梦

三更时分冷雨敲窗,惊醒时见残灯将尽。檐角铁马叮咚作响,竟似当年马嵬驿的銮铃。案上《李义山集》翻在"秋阴不散霜飞晚"那页,墨迹被漏雨晕开,化作宣纸上洇湿的晚唐。

(更漏声里拾得半联:长安一夜秋霖后,满城灯火似渔火)